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资讯论文

科技资讯论文范文精选

科技资讯论文

科技资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技英语;翻转课堂;多元评价;多元教学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社会所需人才的标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刻不容缓。英语是科技资讯、研究成果进行国际交流的主要载体,随着国际化与全球化潮流的不断深化,英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科技英语能力是国际化人才必备的基本技能。科技英语不同于基础英语,是着重于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等特定领域使用的实用性、专业性英语。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提升科技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是主动获得研究领域最新资讯、巩固加深专业知识、提高创新能力,为未来从事外贸、翻译、涉外工作等生产实践工作或走向科研领域打下坚实基础,是成为符合21世纪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必经之路。大学英语作为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其内容需要兼顾全校不同专业大学生学科背景的巨大差异,因此其内容较为僵化,不仅与大学学术专业化背道而驰,而且不符合现代社会追求实用型人才的潮流趋势。传统的大学英语与大学专业课课程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英语学习的双重要求。生物工程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对科技英语知识的迫切培养需求。然而该课程通常开设课时短,内容少,仅覆盖大学四年学时中的半学期,在教学中存在“蜻蜓点水”的现象,很难通过几节课实现对学生科技英语能力的培养,难以满足学生对于专业科技英语的应用需求。大学英语是开设两年的课程,而作为生物专业学生,生物课程是贯穿其四年大学历程的课程。只有将科技英语教学融入贯穿四年的专业课程中才能真正满足大学生个性化、综合性的专业及英语培养、发展需求,将学生长久以来被动且分别学习英语与专业知识,改进成将英语以及生物知识两相结合。为了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和广博的专业知识,将英语教学融入贯通大学四年的生物专业课程中,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英文交际能力,能主动接收各种最新知识动态,能不断升级同步转化自身的技能,成为既有丰富的生物工程领域专业知识又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加强授课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培养、深化教学改革,合理地组织课程结构和改进授课内容,才能解决学生专业知识与英语共同学习的问题。笔者所在的合肥学院长期以“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作为办学定位,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个关键要素,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这使得通过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建立新的教学体系,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必然。与此同时,笔者作为在一线从事生物工程方向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同时也从事生物食品与环境方向的授课教学工作,结合自身进行科研工作的实际经验,对生物课程科技英语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探索生物课程中科技英语教学改革之路,包括对授课方式、授课材料、考核方式和学生学习意识的培养。课程改革主要通过在课程中拓展与专业知识相关的英语词汇量、英语文献阅读与翻译训练、生物专业英语专题报道,以及专业英语口语表达与科技论文写作。同时,生物课程专业英语课程的特殊性,要求授课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还要有过硬的英语水平,且自身对专业领域的前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与了解。只有授课教师自身能做到将专业知识与科技英语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系统性地规划、设计课程,才能真正实现对学生的双重培养。

一、改革教学,改进授课方式

通过在课堂中融入专业英语教学以及专业知识点英文专题讲解,使学生掌握专业英语基础知识及全面的语言基本功,培养学生英文专业听力、表达的能力。改善传统的教师运用多媒体单方向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方式,提升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增加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及时发现问题,反馈学习情况,解决问题,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课堂中,教师不仅对重要生物概念及模型进行中英文双语讲解,还设置师生共同讨论环节以及翻转课堂,增加教学互动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课堂教学过程活泼化、多样化,实现课堂效率最大化。重视学生实践,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课时设置上,安排两个或更多课时进行学生分组讲述,由教师选定多个专业主题,由学生分组自主选择进行讲述。要求学生制作PPT,每个学生都登上讲台使用英文对所选主题进行讲解、剖析,总结专业知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专业英语交际能力,听懂生物科技方面的专题报道以及相关的演讲,能够就生物专业相关知识及话题进行流利的交流,具有用英语系统地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较为熟练地运用英语独立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改革教学,改进授课材料

从知识内容上整合课程,将专业知识与专业英语两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在课程中对重要概念和重要生物模型进行讲解时提供中英文范例,同时围绕重要知识点制作中英文双语微视频供学生学习,并将这些材料编撰成学习手册作为辅助教材发放给学生,供学生学习。在为学生选择知识单元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还应注重学生专业素质及科研能力的培养,在知识选择时需兼顾专业性、前沿性、启发性。这对授课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教师应多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掌握国内外本领域发展动态,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及时补充、开拓和总结,并将内容及时同步更新作为授课内容,为学生输入本领域最新资讯,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创新性。培养科技英语能力,专业英语词汇的储备是关键,扩宽学生的专业词汇量和阅读量,使学生掌握专业词汇,能够读懂生物专业专题报道和科技文献,具有主动抓取关键知识和掌握关键细节的能力。培养学生英语逻辑思维,指导学生能阅读并理解各种领域动态和专业文献,具有主动获得并转化专业知识的能力,熟悉科技文献写作格式和写作方法。同时能熟练运用专业词汇搭配,为科技英文写作夯实基础,最终能运用英文撰写生物专业短文。

三、改革教学,改进考核方式

英文科技写作能力的特点在于实践性,通过在课程考核中增加专业英语考核,来培养和考核学生英文专业写作、翻译的能力。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以期末考试作为考核的唯一标准,这种方式压制了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热情,忽视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参与情况,难以考核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无法综合体现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因此,对于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考核需要开展全过程的整体性考核,考核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在课堂中以中英文双语讲解重要概念及生物模型,设置随堂练习题,当堂考核学生的参与度和课堂掌握情况;课后布置学生完成科技小论文写作,考查学生英文的使用技巧与表达情况,是否能用英文做好分析与讨论,论文是否具有逻辑性、规范性;由教师设置主题,布置文献调研作业,安排学生进行英文文献检索,对文献中的关键信息进行归纳、总结,考查学生阅读和理解专业文献,并能从中掌握关键知识并内化的能力。在课时设置上,安排两个课时,组织学生对课后布置的科技论文写作及科技文献检索进行同学间讨论、修改,通过“以改促学”提升学生的参与度以及师生互动,鼓励学生勇于打破常规,敢于直言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知识和科技英语的掌握能力。同时,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互评以及教师点评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多层次的综合评价。最后,在课程最终的考核中增加专业英语知识点的考核,包括对专业词汇的解释、讲解、翻译等形式,全方位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及对科技英语理论和技巧的掌握。提高大学生科技英语能力不仅需要依靠改革教学方式,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许多大学生对于提高其英文能力的动力仅是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或获得奖学金等。这种应试或功利的追求,与提升其科技英语能力、满足就业和时代需求相悖。需要帮助学生树立对课程学习的认识,理解生物学课程中科技英语能力的培养不是普通的英语学习,应包括对专业词汇的掌握、对科技文献的阅读及对科技论文的写作。同时还需要培养学生进行科技交流的能力,具有专业英语听、说能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自然流利地运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只有端正态度,专注于课程中专业英文的学习,静心参与课程中英语语境和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熟悉专业英文表达,使学生对专业知识和专业英语两相持续学习,才能有助于学生真正掌握专业英语词汇,提升科技英语阅读理解力,提升写作的逻辑性和规范性,能听懂、能表达,真正提升学生的科技英语水平。生物技术作为中国未来战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该领域知识密度高、更新快,科技英语是生命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重要技能,是学生不断进行自我更新的重要工具,是学生成为既精通专业又具有科技英语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针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教师应改进教学方式,实现师生互动、翻转课堂教学;整合教学内容,制作中英文双语课件及微视频;改善传统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多元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从培养具备专业知识与科技英语能力的人才入手,为社会输送复合型应用人才,助力社会经济、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秀清.生物工程专业英语教改实践与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1(24):157.

[2]张博.以写促学——一项英语写作教学改革的试验[J].校园英语,2017(28):149.

科技资讯论文范文第2篇

由於在现今资讯流通普遍的社会中,影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影像的数位化是必然的趋势。然而在数位化过的影像所占的资料量又相当庞大,在传输与处理上皆有所不便。将资料压缩是最好的方法。如今有一新的模式,在压缩率及还原度皆有不错的表现,为其尚未有一标准的格式,故在应用上尚未普及。但在不久的未来,其潜力不可限量。而影像之於印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故以此篇文章介绍小波(WAVELET)转换的历史渊源。小波转换的基础原理。现今的发展对印刷业界的冲击。影像压缩的未来的发展。

壹、前言

由於科技日新月异,印刷已由传统印刷走向数位印刷。在数位化的过程中,影像的资料一直有档案过大的问题,占用记忆体过多,使资料在传输上、处理上都相当的费时,现今个人拥有TrueColor的视讯卡、24-bit的全彩印表机与扫描器已不再是天方夜谭了,而使用者对影像图形的要求,不仅要色彩繁多、真实自然,更要搭配多媒体或动画。但是相对的高画质视觉享受,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大量的储存空间,使用者往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体积庞大的图档占掉硬碟、磁带和光碟片的空间;美丽的图档在亲朋好友之间互通有无,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用网路传个640X480TrueColor图形得花3分多钟,常使人哈欠连连,大家不禁心生疑虑,难道图档不能压缩得更小些吗?如此报业在传版时也可更快速。所以一种好的压缩格式是不可或缺的,可以使影像所占的记忆体更小、更容易处理。但是目前市场上所用的压缩模式,在压缩的比率上并不理想,失去压缩的意义。不然就是压缩比例过大而造成影像失真,即使数学家与资讯理论学者日以继夜,卯尽全力地为lossless编码法找出更快速、更精彩的演算法,都无可避免一个尴尬的事实:压缩率还是不够好。再说用来印刷的话就造成影像模糊不清,或是影像出现锯齿状的现象。皆会造成印刷输出的问题。影像压缩技术是否真的穷途末路?请相信人类解决难题的潜力是无限的。既然旧有编码法不够管用,山不转路转,科学家便将注意力移转到WAVELET转换法,结果不但发现了满意的解答,还开拓出一条光明的坦途。小波分析是近几年来才发展出来的数学理论。小波分析,无论是作为数学理论的连续小波变换,还是作为分析工具和方法的离散小波变换,仍有许多可被研究的地方,它是近几年来在工具及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小波分析是傅利叶(Fourier)分析的重要发展,他保留了傅氏理论的优点,又能克服其不足之处。可达到完全不失真,压缩的比率也令人可以接受。由於其数学理论早在1960年代中叶就有人提出了,而到现在才有人将其应用於实际上,其理论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而其实际运用也属刚起步,其後续发展可说是不可限量。故研究的动机便由此而生。

贰、WAVELET的历史起源

WAVELET源起於JosephFourier的热力学公式。傅利叶方程式在十九世纪初期由JosephFourier(1768-1830)所提出,为现代信号分析奠定了基础。在十九到二十世纪的基础数学研究领域也占了极重要的地位。Fourier提出了任一方程式,甚至是画出不连续图形的方程式,都可以有一单纯的分析式来表示。小波分析是近几年来才发展出来的数学理论为傅利叶方程式的延伸。

小波分析方法的提出可追溯到1910年Haar提出的小波规范正交基。其後1984年,法国地球物理学J.Morlet在分析地震波的局部性质时,发现传统的傅利叶转换,难以达到其要求,因此引进小波概念於信号分析中,对信号进行分解。随後理论物理学家A.Grossman对Morlet的这种信号根据一个确定函数的伸缩,平移系{a-1/2Ψ[(x-b)/a];a,b?R,a≠0}展开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为小波分析的形成开了先河。

1986年,Y.Meyer建构出具有一定衰减性的光滑函数Ψj,k(x),其二进制伸缩与平移系{Ψj,k(x)=√2jΨ(2jx-k);j,k?Z}构成L2(R)的规范正交基。1987年,Mallat巧妙的将多分辨分析的思想引入到小波分析中,建构了小波函数的构造及信号按小波转换的分解及重构。1988年Daubechies建构了具有正交性(Orthonormal)及紧支集(CompactlySupported);及只有在一有限区域中是非零的小波,如此,小波分析的系统理论得到了初步建立。

三、WAVELET影像压缩简介及基础理论介绍

一、WAVELET的压缩概念

WAVELET架在三个主要的基础理论之上,分别是阶层式边码(pyramidcoding)、滤波器组理论(filterbanktheory)、以及次旁带编码(subbandcoding),可以说wavelettransform统合了此三项技术。小波转换能将各种交织在一起的不同频率组成的信号,分解成不相同频率的信号,因此能有效的应用於编码、解码、检测边缘、压缩数据,及将非线性问题线性化。良好的分析局部的时间区域与频率区域的信号,弥补傅利叶转换中的缺失,也因此小波转换被誉为数学显微镜。

WAVELET并不会保留所有的原始资料,而是选择性的保留了必要的部份,以便经由数学公式推算出其原始资料,可能不是非常完整,但是可以非常接近原始资料。至於影像中什度要保留,什麽要舍弃,端看能量的大小储存(跟波长与频率有关)。以较少的资料代替原来的资料,达到压缩资料的目的,这种经由取舍资料而达到压缩目地的作法,是近代数位影像编码技术的一项突破。即是WAVELET的概念引入编码技术中。

WAVELET转换在数位影像转换技术上算是新秀,然而在太空科技早已行之有年,像探测卫星和哈柏望远镜传输影像回地球,和医学上的光纤影像,早就开始用WAVELET的原理压缩/还原影像资料,而且有压缩率极佳与原影重现的效果。

以往lossless的编码法只着重压缩演算法的表现,将数位化的影像资料一丝不漏的送去压缩,所以还原回来的资料和原始资料分毫无差,但是此种压缩法的压缩率不佳。将数位化的影像资料转换成利於编码的资料型态,控制解码後影像的品质,选择适当的编码法,而且还在撷取图形资料时,先帮资料「减肥」。如此才是WAVELET编码法主要的观念。

二、影像压缩过程

原始图形资料→色彩模式转换→DCT转换→量化器→编码器→编码结束

三、编码的基本要素有三点

(一)一种压缩/还原的转换可表现在影像上的。

(二)其转换的系数是可以量化的。

(三)其量化的系数是可以用函数编码的。

四、现有WAVELET影像压缩工具主要的部份

(一)WaveletTransform(WAVELET转换):将图形均衡的分割成任何大小,最少压缩二分之一。

(二)Filters(滤镜):这部份包含WaveletTransform,和一些着名的压缩方法。

(三)Quantizers(量化器):包含两种格式的量化,一种是平均量化,一种是内插量化,对编码的架构有一定的影响。

(四)EntropyCoding(熵编码器):有两种格式,一种是使其减少,一种为内插。

(五)ArithmeticCoder(数学公式):这是建立在AlistairMoffat''''slineartimecodinghistogram的基础上。

(六)BitAllocation(资料分布):这个过程是用整除法有效率的分配任何一种量化。

肆、WAVELET影像压缩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在其结构上加强完备性。

二、修改程式,使其可以处理不同模式比率的影像。

三、支援更多的色彩。可以处理RGB的色彩,像是YIQ、HUV的色彩定义都可以分别的处理。

四、加强运算的能力,使其可支援更多的影像格式。

五、使用WAVELET转换藉由消除高频率资料增加速率。

六、增加多种的WAVELET。如:离散、零元树等。

七、修改其数学编码器,使资料能在数学公式和电脑的位元之间转换。

八、增加8X8格的DCT模式,使其能做JPEG的压缩。

九、增加8X8格的DCT模式,使其能重叠。

十、增加trelliscoding。

十一、增加零元树。

现今已有由中研院委托国内学术单位研究,也有不少的研究所的硕士。国外更是如火如荼的展开研究。相信实际应用於实务上的日子指日可待。

伍、影像压缩研究的方向

1.输入装置如何捕捉真实的影像而将其数位化。

2.如何将数位化的影像资料转换成利於编码的资料型态。

3.如何控制解码影像的品质。

4.如何选择适当的编码法。

5.人的视觉系统对影像的反应机制。

小波分析,无论是作为数学理论的连续小波变换,还是作为分析工具和方法的离散小波变换,仍有许多可被研究的地方,它是近几年来在工具及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小波分析是傅利叶(Fourier)分析的重要发展,他保留了傅氏理论的优点,又能克服其不足之处。

陆、在印刷输出的应用

WAVELET影像压缩格式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作为印刷输出还嫌太早。但是後续发展潜力无穷,尤其在网路出版方面,其利用价值更高,WAVELET的出现就犹如当时的JPEG出现,在影像的领域中掀起一股旋风,但是WAVELET却有JPEG没有的优点,JPEG乃是失真压缩,且解码後复原程度有限,能在网路应用,乃是由於电脑的解析度并不需要太高,就可辨识其图形。而印刷所需的解析度却需一定的程度。WAVELET虽然也是失真压缩,但是解码後却可以还原资料到几乎完整还原,如此的压缩才有存在的价值。

有一点必须要提出的就是,并不是只要资料还原就可以用在印刷上,还需要有解读其档案的RIP,才能用於数位印刷上。等到WAVELET的应用成熟,再发展其适用的RIP,又是一段时间以後的事了。

在网路出版上已经有浏览器可以外挂读取WAVELET档案的软体了,不过还是测试版,可是以後会在网路上大量使用,应该是未来的趋势。对於网路出版应该是一阵不小的冲击。

图像压缩的好处是在於资料传输快速,减少网路的使用费用,增加企业的利润,由於传版的时间减少,也使印刷品在当地印刷的可能性增高,减少运费,减少开支,提高时效性,创造新的商机。

柒、结论

WAVELET的理论并不是相当完备,但是据现有的研究报告显现,到普及应用的阶段,还有一段距离。但小波分析在信号处理、影像处理、量子物理及非线性科学领域上,均有其应用价值。国内已有正式论文研究此一压缩模式。但有许多名词尚未有正式的翻译,各自有各自的翻译,故研究起来倍感辛苦。但相信不久即会有正式的定名出现。这也显示国内的研究速度,远落在外国的後面,国外已成立不少相关的网站,国内仅有少数的相关论文。如此一来国内要使这种压缩模式普及还有的等。正式使用於印刷业更是要相当时间。不过对於网路出版仍是有相当大的契机,国内仍是可以朝这一方面发展的。站在一个使用其成果的角度,印刷业界也许并不需要去了解其高深的数理理论。但是在运用上,为了要使用方便,和预估其发展趋势,影像压缩的基本概念却不能没有。本篇文章单纯的介绍其中的一种影像压缩模式,目的在为了使後进者有一参考的依据,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此一模式会成为主流,到时才不会手足无措。

参考文献:

1.GeoffDavis,1997,WaveletImageCompressionConstructionKit,。

2.张维谷.小宇宙工作室,初版1994,影像档宝典.WINDOWS实作(上),峰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3.张维谷.小宇宙工作室,初版1994,影像档宝典.WINDOWS实作(下),峰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4.施威铭研究室,1994,PC影像处理技术(二)图档压缩续篇,旗标出版有限公司。

5.卢永成,民八十七年,使用小波转换及其在影像与视讯编码之应用,私立中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硕士学位论文。

科技资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网络培训

1新型农民培训现状

1.1农民对技术培训具有迫切需求

现代农业飞速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要求逐渐增高,这就要求农民具有专业系统的农事知识和农机操作技能。现在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农民大部分都已具备电脑、手机等上网条件,愿意使用互联网进行学习的农民越来越多,因此培训新型农民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和必然趋势。

1.2农业部门支持农民培训

近年来,农业信息技术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各省市领导的重视,并得到了有能力提供农业知识的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支持。本科研项目借助各方面的支持,希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

2农业科技网络培训的意义

2.1网络培训及时高效

如果在农村地区都设置实体图书馆、科技馆,可能会出现因投入过大而布点不足的问题。科技信息的传播需要及时,实体图书馆很难具备实时传播信息的优势,因此有必要设立网络图书馆。

2.2现场培训成本过高

传统的农业技术培训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和农民面对面交流,但专家下乡成本太贵,培训人数也有限。网络推广可以提供完善系统、长时间可用的培训材料,节省了交通费、招待费、住宿费、印刷费。

2.3科学技术准确详实

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限制因素是农业创新成果供给不足的问题,而互联网传播农业科技信息会存在不详实、不精准的问题,网站信息可以对科技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应用大数据的思维来管理农业技术资源,建立市级和地方农业专家库,搭建农业现代化服务的新平台。

2.4为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支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决策部门提供农业科技发展的信息。网站所提供的技术内容可以为行政领导决策、科技型企业技术研发与引进、农村实用技术定向推送提供有价值的科技信息产品。帮助农业发展解决人才瓶颈,提高掌握专业技术的新型农民总量。

3农业科技网站介绍

3.1网站规划

网站向大众用户提供与本市主营农业相关的图书、期刊、报纸、成果、专利、标准、论文、实用技术等的在线阅读、浏览服务。技术内容包括:蔬菜、果树、养殖、花卉、食用菌、装备机具等专业。培训形式包括:文章、课件、视频节目、互动留言咨询等。网站主要分为图书期刊、成果专利、实用技术、视频讲座、设施农业、企业信息、专家名录、县区专栏、咨询留言九大部分。

3.2网站主要功能

3.2.1图书期刊、成果专利

网站参考图书库包括和本地农业相关的农业工具书(百科、手册、词典)、实用技术图书、农业期刊杂志、科技成果信息、专利信息、专业期刊论文、农业科技标准、国内现行的三农问题政策法规。

3.2.2实用技术

设置专门网站信息员负责专业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录入、调试等工作,逐步形成有特色的农作物的整体栽种方案、病虫害的防治方案,为各类用户提供及时全面的技术与信息服务。围绕本地一县一业,一乡一品的特色农产品,主要针对本市特色的蔬菜(黄瓜、茄子、番茄、辣椒、角瓜等);果树(枣树、苹果、水蜜桃等);养殖(牛、羊、猪、鸡等);食用菌等产品。

3.3视频讲座

相较于系统化的图书期刊,农民首先更易接受可视可听、真实形象的视频讲座,网站播放收集或录制的农业实用技术方面的讲座视频。参考整理网络实用技术讲座、三农专题片,邀请知名专家录制视频讲座,提供符合本地农业情况的视频节目,让农民听得懂、学得会。另外,部分讲座能够提供培训资料下载功能。

3.4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采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农业示范园区、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济体的发展影响着农业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尤其是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本网站关注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设施农业技术、发展资讯。

3.5企业信息、专家名录

按照国内权威、本地适用的原则,通过成果、专利、标准、专业论文加权统计建设国内高校库、科研机构库。提供和本市农业相关的龙头企业、专家、学科带头人、研发团队等信息。

3.6县区专栏

县区专栏包括县域文化、特色旅游、供求信息、农业资讯、名优新特农产品、农产品价格等内容。传统病虫害发现、预报方式不及时,农民对病虫害发生信息不能及时反馈和掌握,所以经常出现误诊、盲目防治等不必要的损失。网站可以提供及时准确的农事农时预报提醒服务,安全有效地防控病虫害,规避了农业生产经营者的风险。

3.7咨询留言

3.8网站辅助工作

4问题和反思

网站建设时间短,积累经验不足,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培训内容有待完善;培训方式有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缺少与农民面对面的交流;目前咨询留言部分互动不多等。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希望能不断引导农业企业、乡镇农技站、科技示范户、农民合作社、村委会建立远程教育示范点,探索网站培训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5发展和展望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农民的素质水平是决定农村建设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开展农业远程教育,是培养新型农民和农业实用人才的重要渠道,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我们要将传统的培训方式和现代网络培训手段相结合,把网络作为农技推广的公共服务平台,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径,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谦.参与职业农民培训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平台[J].中国合作经济,2014,(4)51.

科技资讯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时尚消费是一种消费行为,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消费文化。其中,蕴含着不同的审美心理。本文着重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对敏感型消费者、主观型消费者和漠然型消费者的不同审美心理取向进行了分析。

时尚消费是在消费活动中体现的大众对某种物质或非物质对象的追随和模仿,是人们对于消费活动的时尚张扬。它既是一种消费行为,也是一种流行的生活方式,是以物质文化的形式而流通的消费文化,因为,它的载体不仅是物质的,更多的是有深刻的文化内涵的东西。时尚是思想上、精神上的一种享受,它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消费爱好,更主要的是体现了一个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心理等内在的东西。在消费活动中追求时尚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本文拟从审美角度谈谈时尚消费的审美心理活动。

一、时尚消费流行的原因

时尚消费流行,起因有很多。比如,时尚服装的流行,崇尚优越的身份和地位、对新奇事物的追求、对方便生活的向往或是出于商业目的的人为创造等等,都是产生流行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一点是由于人们心理上往往存在着两种相反的倾向:一是想与众不同,希望突出自我,不安于现状,喜新厌旧,不断追求新奇和变化的求异心理:另一种是不愿出众,不想随便改变自己,希望把自己隐藏在大众之中,安于墨守成规的从众心理。

综上所述,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因素是流行的成因:(1)人类生理及心理上的需求变化,对习惯的突破产生了流行;(2)人类社会性模仿与自我表现的行为动机促进了流行;(3)环境的不断人工化,广泛的广告媒介和信息传播,促进人们的行动有意无意地趋同化、模式化,形成流行现象;(4)商业、艺术、教育事业的发展,人民知识的日益丰富,多种知识的互相渗透,又促进了新流行现象的产生;(5)科技的发展,新材料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会诱发新的流行趋势和走向;(6)社会文明的发展,审美观念的变化(伦理观、价值观的变化)推动了流行的产生和更新;(7)物质丰富、生活水准的提高,提供了流行生存发展的土壤。另外,大众市场与流行理论中的符号互动学说则认为在社会领域中所发生的某种人际互动,可对时尚的流行产生影响。

无论某个消费时尚现象所体现的是上述哪个或哪几个决定因素,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就是消费时尚是一种选择,而选择又基于某个特点鲜明的变化,并且,这个变化在当时看来符合审美的标准。这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消费时尚与审美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另一方面,说明了在消费时尚的成因中,审美是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说,正是基于审美的需要,人们才会选择消费时尚,并且不断创造新的消费时尚。

二、时尚消费中不同消费者审美心理取向

消费时尚作为一种资讯,不断地向消费者提供可供参考的“形象模型”,而消费者也十分清楚,倘若自己按照这样的模型去“包装”自己,那么他将被人们称赞为“美”或是“时髦”。然而,在人们得到这些资讯后,首先要选择自己的生活状态与某种“形象模型”的结合点,不同的选择体现出消费者对于时尚文化的敏感程度并反映在他的消费过程之中。

根据消费者对消费时尚敏感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敏感型、主观型和漠然型。

敏感型消费者对消费时尚有极敏锐的感受力,会习惯性地、自主地寻找第一手的流行资讯,并且在最短的时间内消化吸收,随之便去寻觅对应的时尚,去体验那种流行资讯中所描述的感觉,他们会尽量使自己的形象和自我感受传播中的感觉相一致,也会最大限度地向时尚让步,让自己去适应这种新的体验新的感觉。

从审美判断上讲,敏感型消费者对时尚的需求和宽容性都非常大,具体表现为流行资讯所提供的模型与个人生活状态之间的结合点很多,结合度也很强。可以说,敏感型消费者愿意将自己的生活“交付于”时尚,对于时尚的捕捉和消费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个阶层中的消费者并非都是富有的贵族消费群体,事实上包括任何职业和任何年龄,其共同的特点就是对时尚的诉求。从心理层面上讲,敏感型消费者对时尚有一种很强的需求感和依赖感,时尚资讯对于他们来说犹如航标,他们需要这些资讯来引导他们的生活与消费,并从中得到审美价值的体现。敏感型消费者常常对流行时尚的传播与推广采取积极与肯定的态度,他们会最大限度的“容忍”各类风格迥异的流行时尚的不断翻新,并不断的“翻新”自己,追随流行。此类消费者生活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正反映了其内心的空虚,因为他们对于美没有一个永恒的定义,但他们却从内心中十分迫切的需要被别人称赞为美和时髦,因此总在不断追求。如果说时尚敏感型消费者的生活状态受到时尚资讯“控制”,那么对于主观型消费者来说,时尚资讯只是一道野餐。这类消费者的生活受时尚消费的影响没有前一类消费者那么深,可以说时尚资讯对于他们的作用是一种“提醒”和“提示”。他们对自身的生活大多有自己的见解,对时尚也通常如此。但这并不说明他们不需要流行时尚,他们对时尚也并非漠不关心。事实上正相反,他们同样需要各式各样的时尚资讯,只是不会“拿来就用”,他们会用自己的观点对时尚加以评价、修改,从而使用,在他们的身上,通常能看见时尚与个性的结合。

科技资讯论文范文第5篇

壹、前言

由於科技日新月异,印刷已由传统印刷走向数位印刷。在数位化的过程中,影像的资料一直有档案过大的问题,占用记忆体过多,使资料在传输上、处理上都相当的费时,现今个人拥有TrueColor的视讯卡、24-bit的全彩印表机与扫描器已不再是天方夜谭了,而使用者对影像图形的要求,不仅要色彩繁多、真实自然,更要搭配多媒体或动画。但是相对的高画质视觉享受,所要付出的代价是大量的储存空间,使用者往往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体积庞大的图档占掉硬碟、磁带和光碟片的空间;美丽的图档在亲朋好友之间互通有无,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用网路传个640X480TrueColor图形得花3分多钟,常使人哈欠连连,大家不禁心生疑虑,难道图档不能压缩得更小些吗?如此报业在传版时也可更快速。所以一种好的压缩格式是不可或缺的,可以使影像所占的记忆体更小、更容易处理。但是目前市场上所用的压缩模式,在压缩的比率上并不理想,失去压缩的意义。不然就是压缩比例过大而造成影像失真,即使数学家与资讯理论学者日以继夜,卯尽全力地为lossless编码法找出更快速、更精彩的演算法,都无可避免一个尴尬的事实:压缩率还是不够好。再说用来印刷的话就造成影像模糊不清,或是影像出现锯齿状的现象。皆会造成印刷输出的问题。影像压缩技术是否真的穷途末路?请相信人类解决难题的潜力是无限的。既然旧有编码法不够管用,山不转路转,科学家便将注意力移转到WAVELET转换法,结果不但发现了满意的解答,还开拓出一条光明的坦途。小波分析是近几年来才发展出来的数学理论。小波分析,无论是作为数学理论的连续小波变换,还是作为分析工具和方法的离散小波变换,仍有许多可被研究的地方,它是近几年来在工具及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小波分析是傅利叶(Fourier)分析的重要发展,他保留了傅氏理论的优点,又能克服其不足之处。可达到完全不失真,压缩的比率也令人可以接受。由於其数学理论早在1960年代中叶就有人提出了,而到现在才有人将其应用於实际上,其理论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而其实际运用也属刚起步,其後续发展可说是不可限量。故研究的动机便由此而生。

贰、WAVELET的历史起源

WAVELET源起於JosephFourier的热力学公式。傅利叶方程式在十九世纪初期由JosephFourier(1768-1830)所提出,为现代信号分析奠定了基础。在十九到二十世纪的基础数学研究领域也占了极重要的地位。Fourier提出了任一方程式,甚至是画出不连续图形的方程式,都可以有一单纯的分析式来表示。小波分析是近几年来才发展出来的数学理论为傅利叶方程式的延伸。

小波分析方法的提出可追溯到1910年Haar提出的小波规范正交基。其後1984年,法国地球物理学J.Morlet在分析地震波的局部性质时,发现传统的傅利叶转换,难以达到其要求,因此引进小波概念於信号分析中,对信号进行分解。随後理论物理学家A.Grossman对Morlet的这种信号根据一个确定函数的伸缩,平移系{a-1/2Ψ[(x-b)/a];a,b?R,a≠0}展开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为小波分析的形成开了先河。

1986年,Y.Meyer建构出具有一定衰减性的光滑函数Ψj,k(x),其二进制伸缩与平移系{Ψj,k(x)=√2jΨ(2jx-k);j,k?Z}构成L2(R)的规范正交基。1987年,Mallat巧妙的将多分辨分析的思想引入到小波分析中,建构了小波函数的构造及信号按小波转换的分解及重构。1988年Daubechies建构了具有正交性(Orthonormal)及紧支集(CompactlySupported);及只有在一有限区域中是非零的小波,如此,小波分析的系统理论得到了初步建立。

三、WAVELET影像压缩简介及基础理论介绍

一、WAVELET的压缩概念

WAVELET架在三个主要的基础理论之上,分别是阶层式边码(pyramidcoding)、滤波器组理论(filterbanktheory)、以及次旁带编码(subbandcoding),可以说wavelettransform统合了此三项技术。小波转换能将各种交织在一起的不同频率组成的信号,分解成不相同频率的信号,因此能有效的应用於编码、解码、检测边缘、压缩数据,及将非线性问题线性化。良好的分析局部的时间区域与频率区域的信号,弥补傅利叶转换中的缺失,也因此小波转换被誉为数学显微镜。

WAVELET并不会保留所有的原始资料,而是选择性的保留了必要的部份,以便经由数学公式推算出其原始资料,可能不是非常完整,但是可以非常接近原始资料。至於影像中什度要保留,什麽要舍弃,端看能量的大小储存(跟波长与频率有关)。以较少的资料代替原来的资料,达到压缩资料的目的,这种经由取舍资料而达到压缩目地的作法,是近代数位影像编码技术的一项突破。即是WAVELET的概念引入编码技术中。

WAVELET转换在数位影像转换技术上算是新秀,然而在太空科技早已行之有年,像探测卫星和哈柏望远镜传输影像回地球,和医学上的光纤影像,早就开始用WAVELET的原理压缩/还原影像资料,而且有压缩率极佳与原影重现的效果。

以往lossless的编码法只着重压缩演算法的表现,将数位化的影像资料一丝不漏的送去压缩,所以还原回来的资料和原始资料分毫无差,但是此种压缩法的压缩率不佳。将数位化的影像资料转换成利於编码的资料型态,控制解码後影像的品质,选择适当的编码法,而且还在撷取图形资料时,先帮资料「减肥」。如此才是WAVELET编码法主要的观念。

二、影像压缩过程

原始图形资料→色彩模式转换→DCT转换→量化器→编码器→编码结束

三、编码的基本要素有三点

(一)一种压缩/还原的转换可表现在影像上的。

(二)其转换的系数是可以量化的。

(三)其量化的系数是可以用函数编码的。

四、现有WAVELET影像压缩工具主要的部份

(一)WaveletTransform(WAVELET转换):将图形均衡的分割成任何大小,最少压缩二分之一。

(二)Filters(滤镜):这部份包含WaveletTransform,和一些着名的压缩方法。

(三)Quantizers(量化器):包含两种格式的量化,一种是平均量化,一种是内插量化,对编码的架构有一定的影响。

(四)EntropyCoding(熵编码器):有两种格式,一种是使其减少,一种为内插。

(五)ArithmeticCoder(数学公式):这是建立在AlistairMoffat''''slineartimecodinghistogram的基础上。

(六)BitAllocation(资料分布):这个过程是用整除法有效率的分配任何一种量化。

肆、WAVELET影像压缩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在其结构上加强完备性。

二、修改程式,使其可以处理不同模式比率的影像。

三、支援更多的色彩。可以处理RGB的色彩,像是YIQ、HUV的色彩定义都可以分别的处理。

四、加强运算的能力,使其可支援更多的影像格式。

五、使用WAVELET转换藉由消除高频率资料增加速率。

六、增加多种的WAVELET。如:离散、零元树等。

七、修改其数学编码器,使资料能在数学公式和电脑的位元之间转换。

八、增加8X8格的DCT模式,使其能做JPEG的压缩。

九、增加8X8格的DCT模式,使其能重叠。

十、增加trelliscoding。

十一、增加零元树。

现今已有由中研院委托国内学术单位研究,也有不少的研究所的硕士。国外更是如火如荼的展开研究。相信实际应用於实务上的日子指日可待。

伍、影像压缩研究的方向

1.输入装置如何捕捉真实的影像而将其数位化。

2.如何将数位化的影像资料转换成利於编码的资料型态。

3.如何控制解码影像的品质。

4.如何选择适当的编码法。

5.人的视觉系统对影像的反应机制。

小波分析,无论是作为数学理论的连续小波变换,还是作为分析工具和方法的离散小波变换,仍有许多可被研究的地方,它是近几年来在工具及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小波分析是傅利叶(Fourier)分析的重要发展,他保留了傅氏理论的优点,又能克服其不足之处。

陆、在印刷输出的应用

WAVELET影像压缩格式尚未成熟的情况下,作为印刷输出还嫌太早。但是後续发展潜力无穷,尤其在网路出版方面,其利用价值更高,WAVELET的出现就犹如当时的JPEG出现,在影像的领域中掀起一股旋风,但是WAVELET却有JPEG没有的优点,JPEG乃是失真压缩,且解码後复原程度有限,能在网路应用,乃是由於电脑的解析度并不需要太高,就可辨识其图形。而印刷所需的解析度却需一定的程度。WAVELET虽然也是失真压缩,但是解码後却可以还原资料到几乎完整还原,如此的压缩才有存在的价值。

有一点必须要提出的就是,并不是只要资料还原就可以用在印刷上,还需要有解读其档案的RIP,才能用於数位印刷上。等到WAVELET的应用成熟,再发展其适用的RIP,又是一段时间以後的事了。

在网路出版上已经有浏览器可以外挂读取WAVELET档案的软体了,不过还是测试版,可是以後会在网路上大量使用,应该是未来的趋势。对於网路出版应该是一阵不小的冲击。

图像压缩的好处是在於资料传输快速,减少网路的使用费用,增加企业的利润,由於传版的时间减少,也使印刷品在当地印刷的可能性增高,减少运费,减少开支,提高时效性,创造新的商机。

柒、结论

WAVELET的理论并不是相当完备,但是据现有的研究报告显现,到普及应用的阶段,还有一段距离。但小波分析在信号处理、影像处理、量子物理及非线性科学领域上,均有其应用价值。国内已有正式论文研究此一压缩模式。但有许多名词尚未有正式的翻译,各自有各自的翻译,故研究起来倍感辛苦。但相信不久即会有正式的定名出现。这也显示国内的研究速度,远落在外国的後面,国外已成立不少相关的网站,国内仅有少数的相关论文。如此一来国内要使这种压缩模式普及还有的等。正式使用於印刷业更是要相当时间。不过对於网路出版仍是有相当大的契机,国内仍是可以朝这一方面发展的。站在一个使用其成果的角度,印刷业界也许并不需要去了解其高深的数理理论。但是在运用上,为了要使用方便,和预估其发展趋势,影像压缩的基本概念却不能没有。本篇文章单纯的介绍其中的一种影像压缩模式,目的在为了使後进者有一参考的依据,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此一模式会成为主流,到时才不会手足无措。

参考文献:

1.GeoffDavis,1997,WaveletImageCompressionConstructionKit,。

2.张维谷.小宇宙工作室,初版1994,影像档宝典.WINDOWS实作(上),峰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3.张维谷.小宇宙工作室,初版1994,影像档宝典.WINDOWS实作(下),峰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4.施威铭研究室,1994,PC影像处理技术(二)图档压缩续篇,旗标出版有限公司。

5.卢永成,民八十七年,使用小波转换及其在影像与视讯编码之应用,私立中原大学电机工程学系硕士学位论文。

6.江俊明,民八十六年,小波分析简介,私立淡江大学物理学系硕士论文。

7.曾泓瑜、陈曜州,民八十三年,最新数位讯号处理技术(语音、影像处理实务),全欣资讯图书。

附录:

嵌入式零元树小波转换、阶层式嵌入式零元树小波转换、阶层式影像传送及渐进式影像传送

目前网路最常用的静态影像压缩模式为JPEG格式或是GIF格式等。但是利用这些格式编码完成的影像,其资料量是不变的,其接受端必须完整地接受所有的资料量後才可以显示出编码端所传送的完整影像。这个现象最常发生在利用网路连结WWW网站时,我们常常都是先接收到文字後,其网页上的图形才,慢慢的一小部份一小部份显示出来,有时网路严重塞车,图形只显示一点点後就要再等非常久的时间才再有一点点显示出来,甚至可能断线了,使得使用者完全不知道在接收什麽图案的图形,无形中造成网路资源的浪费。此缺点之改善,可以使用嵌入式零元树小波转换(EZW)来完成。

阶层式影像传送系统的主要功能为允许不同规格之显示装置或解码器可以从同一编码器中获得符合其要求之讯号,如此不需要对於不同的解码器设计不同的编码器配合利用之,进而增加了其应用的范围,及减低了所架设系统的复杂度,也可以节省更多的设备费用。利用Shapiro所提出的嵌入式零元树小波转换(EZW)技术来设计阶层式影像传送系统时,其编码的效果不是很好。主要的原因是,利用(EZW)技术所设计的编码器是根据影像的全解析度来加以编码的,这使得拥有不同解析度与码率要求的解码器,无法同时分享由编码器所送出来的位元流。虽然可以利用同时播放(Simulcast)技术来加以克服之,但是该技术对於同一影像以不同解析度独立编码时,将使得共同的低通次频带(LowpassSubband)被重复的编码与传送,而产生了相当高的累赘(Redundancy)。

基於上述情况,有人将嵌入式零元树小波转换(EZW)技术加以修改之,完成了一个新式的阶层式影像传送系统。该技术为阶层式嵌入的零元树小波转换(LayeredEmbeddedZerotreeWavelet,简称LEZW技术。这个技术使我们所设计出来的阶层式影像传送系统,可以在编码传送前预先指定图层数目、每层影像的解析度与码率。

LEZW技术是将EZW技术中的连续近似量化(SAQ)加以延伸应用之,而EZW传统的做法是将SAQ应用於全部的小波转换系数上。然而在LEZW技术中,从基层(BaseLayer)开始SAQ一次仅用於一个图层(Layer)的编码,直到最高阶析度的图层为止。当编码的那一图层码率利用完时,即表示该图层编码完毕可以再往下一图层编码之。为了改善LEZW的效率,在较低图层的SAQ结果应用於较高图层的SAQ过程中,基於这种编码的程序,LEZW演算法则可以在每一图层平均码率的限制下,重建出不同解析度的影像。因此,LEZW非常适合用於设计阶层式影像传送系统。“公务员之家有”版权所

LEZW技术也可以应用於渐进式传送,对於一个渐进式影像传送系统而言,控制其解析度将可以改善重建影像的视觉品质。而常用的渐进式传送方法有使用向量量化器或零元树资料结构编码演算法则。但是向量量化器需要较大的记忆体及对与传送中的错误敏威,而利用EZW技术所设计的渐进式影像传送系统,可以改善这些缺点,所以享有较好的效能。但是它也有缺点就是,应用於渐进式传送时是根据全解析度来做编码及传送,因此在低码率的限制之下时,若用全解析度来显示影像将使得影像模糊不清。所以在低码率传送时的影像以较低的解析度来显示时,则可以使影像的清晰度有所改善。